聯系電話
水下焊接施工原理
水下焊接的原理主要基于電弧焊的原理,并針對水下環(huán)境進行了特殊的適應和改進。以下是關于水下焊接原理的詳細解釋:
一、基本原理
焊接,主要通過加熱、高溫、高壓等方式把兩個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接合在一起。而水下焊接則是在水下環(huán)境中進行的焊接過程,其基本原理與陸地焊接相似,但需要考慮水的導電性、冷卻作用、壓力影響以及可見度降低等特殊因素。
二、焊接方法
水下焊接主要有三種方法:濕法焊接、局部干法焊接和干法焊接。
濕法焊接:
原理:焊工在水下直接施焊,而不是人為地將焊接區(qū)周圍的水排開。電弧在水下燃燒,與埋弧焊相似,是在氣泡中燃燒的。
特點:設備簡單,操作靈活,但焊接接頭質量不高,多用于不重要部件。由于水對電弧、焊條以及焊接金屬的冷卻作用強,焊接的熱量會把水分解成氫和氧,這些氣體會穿透焊縫導致其變硬變脆,強度降低。
局部干法焊接:
原理:人為地將焊接區(qū)周圍的水排開,形成一個局部氣相空腔,使焊工可以在無水環(huán)境下進行焊接。
特點:綜合了濕法和干法兩者的優(yōu)點,焊接接頭質量較好,且不需要昂貴的排水設備,適應能力強。
干法焊接:
原理:使用大型氣室罩住焊件,焊工在氣室內施焊。由于是在干燥氣相中焊接,其安全性較好。
特點:焊接質量好,但設備價格昂貴,一般適用于深水、高質量結構焊接。當潛水深度超過空氣潛入范圍時,由于增加了空氣環(huán)境中局部氧氣的壓力,容易產生火星,因此應在氣室內使用惰性或半惰性氣體。
三、特殊因素與應對措施
可見度降低:由于水的反射、吸收和散射作用,以及焊接時電弧周圍產生的大量氣泡和煙霧,使水下電弧的可見度非常低。這要求焊工具備更高的技能水平和經驗,以應對“盲焊"作業(yè)狀態(tài)。
焊縫含氫量高:水下電弧會使其周圍水產生熱分解,導致溶解到焊縫中的氫增加。氫是焊接的大敵,如果焊接中含氫量超過允許值,很容易引起裂紋,甚至導致結構的破壞。因此,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來降低焊縫中的氫含量。
冷卻速度快:水下焊接時,由于海水的熱傳導系數高,水對焊縫的急冷效果明顯。這容易產生高硬度淬硬組織,影響焊縫的強度和韌性。因此,需要選擇合適的焊接參數和工藝來減緩冷卻速度。
壓力影響:隨著壓力增加,電弧弧柱變細,焊道寬度變窄,焊縫高度增加。同時導電介質密度增加,從而增加了電離難度,電弧電壓隨之升高,電弧穩(wěn)定性降低。這要求焊工在焊接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電弧的穩(wěn)定性,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持電弧的穩(wěn)定燃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