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停一日體生毒,人閑百日必生病。”水掌握健康的關鍵、任何疾病的根源都和水有很大的關系,水即是生命。
我國是世界大的農(nóng)業(yè)大國,正處于向工業(yè)化大國過渡時期,每年大量的農(nóng)藥殘留物和工業(yè)污水排放,導致可利用的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。尤其生活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,在人均飲用水資源本來就很匱乏的情況下,健康的可飲用水就更少之又少了。
相關資料表明,由于水質不良導致的消化疾病、傳染病、各種皮膚病、糖尿病、癌癥、結石病、心血管病等多達50多種;由于水質污染,全世界每年有5000萬兒童死亡,3500萬人患心血管病,7000萬人患結石病,9000萬人患肝炎,3000萬人死于肝癌和胃癌。可見,過往“掬水而飲”的生活遂成遙遠回憶,取而代之卻是水質污染的警鐘長鳴。
一次又一次的水污染,乃是警示我們,危機離我們并不遙遠。以往說到缺水,人們往往只是將其與干旱聯(lián)系起來。實際上,因污染導致的水質型缺水,也已成為籠在許多豐水地區(qū)頭上揮之難去的的陰影。
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成為國家安全的心腹之患,而飲用水安全更是面臨嚴重威脅。生雞蛋煮熟之后是再也無法恢復原狀的,而在雞蛋煮熟之前釜底抽薪,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。如果說我們還有什么值得慶幸,那就是水危機的暴發(fā)在今天還只是局部,還給我們留出了應對危機的時間。
大部分人心里存有一個誤區(qū):認為使用的自來水有經(jīng)過凈水裝置多層消毒,肯定符合是安全衛(wèi)生的??墒聦嵣?,因為從自來水凈化之前的污染,到凈化之后自來水在管道傳輸過程中,還會遭受二次污染,各種殘留的細菌的大量繁殖和金屬元素,使得自來水已并不是想象中衛(wèi)生。
民間環(huán)保人士張俊峰表示,自來水廠出廠的水質按照國家標準基本是安全的,但從家里水流出的水就可能存在一些問題。一方面是管道問題,目前,城市自來水管道普遍使用10年以上,但管道清淤工作一直做得不好,有些城市甚至從未做過,管道內堆積的污染物會造成二次污染,讓本來達標的自來水出現(xiàn)問題;另一方面是儲水問題,出廠的自來水一般都是先流到小區(qū)內的儲水設施里,然后再加壓,流向各家各戶,一些居民樓,尤其是老小區(qū),一般使用儲水箱或水塔供水,水箱很少被檢查,有很多污染源,甚至會有動物尸體,這就造成了污染。
據(jù)一項測試顯示,測出自來水含有化學污染物有2221種之多,其中有各種類型的細菌和金屬元素,有些確認為致癌物或促癌物。而從我國自來水的飲用標準看,尚處于較低水平,自來水目前僅能采用沉淀、過濾、加氯消毒等方法,將江河水或地下水簡單加工成可飲用水,而這種飲用水與標準的健康飲用水的標準相差甚遠。
相關資料表明,我國主要大城市只有23%的居民飲用水符合衛(wèi)生標準,小城鎮(zhèn)和農(nóng)村飲用水合格率更低。多數(shù)農(nóng)村飲用水的重金屬元素遠遠超出國家標準,對人體造成潛在傷害,長期飲用,容易患結石病、中風以及癌癥。
可想而知,在這種水環(huán)境中,人們隨飲一口水,都極有可能飲下成千上萬個細菌和不少重金屬元素,就有可能為日后的身體不適埋下隱患,也有可能釀成在不久的一天被重癥纏身。因此,人們對水的關注超過以往任何時候——從河流湖泊水到生活日用水,從商超里琳瑯滿目的礦泉水、蒸餾水等各種瓶裝水到各種桶裝水;大到自來水廠的凈水處理裝置,小到凈水器、飲水機等家庭日常飲水設備,人們都會有同樣的困惑:水源來自哪里?水是否被污染?是否檢測達標?是否有危害身體健康的成分?是否有經(jīng)過幾層凈化?是否安裝凈水裝置?凈水器質量是否可靠……
為確保飲用水安全,讓群眾喝上干凈的水,我國應盡快制定飲用水安全保障法,完善飲用水安全保障法律體系,通過國家立法來確立生活飲用水安全保障的管理體系、管理機制和管理職能,明確執(zhí)法主體,明確生活飲用水標準;建立強有力的協(xié)調機構,強化飲用水安全的協(xié)調管理;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設,為飲用水安全提供技術支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