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農(nóng)村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。
生活污水污染源分析: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源為食堂排水、洗浴用水、辦公樓排水等,其中含有部分生活垃圾和固體顆粒物。生活污水有機物含量高,不含其他有毒物質(zhì)。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,非常適用于生化處理。
生活污水先排入化糞池,上清液經(jīng)沉淀厭氧預處理后,再溢流入格柵池。烤架池內(nèi)裝有自動烤架。由于污水中存在大顆粒懸浮物,為了防止它們堵塞集水井中的潛水排污泵,在格柵池中安裝了自動格柵,將其清除。自動格柵定期運作,將水中的微粒提升到地面,在重力作用下,這些微粒落在污水車上,作為生活垃圾運走。
污水經(jīng)過格柵池后,流入集水井,集水井內(nèi)裝有潛水排污泵和輸入靜壓液位變送器。當池內(nèi)水位達到設定的高水位時,泵開始將污水提升到油分離罐中。當池內(nèi)水位達到設定的低水位時,水泵停止工作。集水井和格柵池共用一個溢流口,用于應急污水排放。當污水不需要處理時,打開排污閥,直接排入管網(wǎng)。
新型農(nóng)村污水處理設備的特點:
1. 埋在地表以下,設備上方的地表可用于綠化或其他用途,而不需要建造房屋、取暖和保溫。
2. 二級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,處理效果優(yōu)于全混合或兩級串聯(lián)全混合生物接觸氧化池。活性污泥池相比,體積更小,對水質(zhì)適應性高,抗沖擊負荷能力強,出水水質(zhì)穩(wěn)定,無污泥膨脹。池采用新型彈性立體填料,比表面積大,易于微生物形成和分離生物膜。相同有機負荷條件下,有機物的去除率較高,可增加空氣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。
3. 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,填料的容積負荷相對較低,微生物處于自氧化階段,污泥產(chǎn)量較低。只需三個多月(90天)就能排出泥漿(泵入或脫水成泥餅并運出)。
4. 埋地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除采用常規(guī)的高空排氣外,還配有土壤除臭措施。
5. 整個新農(nóng)村污水處理設備處理系統(tǒng)配備了全自動電氣控制系統(tǒng)和設備故障報警系統(tǒng),運行安全可靠。般來說,不需要人為的管理,只需要對設備進行及時的維護和保養(yǎ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