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湯劑俗稱“湯藥”。由于制備的條件及方法較簡單,一舶由患者遵醫(yī)囑在家中自己制備。目前一些醫(yī)院和藥店設(shè)置了遠紅外線煎藥爐或抽濾式電腦煎藥機(能自動用塑料袋包裝藥液)等現(xiàn)代設(shè)備為患者煎藥,其基本原理與家庭煎煮法相同,煮中藥的步驟分為清洗、浸泡、煎煮、去滓、濾汁4步,現(xiàn)簡介如下:
1.清洗
煎藥宜用砂鍋、砂耀或搪瓷缸。鋁鍋、鐵鍋不宜用。煎藥
前對器具應(yīng)先刷洗干凈,對含泥砂較多的小藥材,可用“搶水
洗”法快速沖洗去泥砂。
2、浸泡
煎藥前要先加入冷水浸過藥面一指許,訃藥浸泡30分鐘
左右,然后再行煎煮。一般藥物如直接煎煮會形成外糊里生,
影響療效。
3、煎煮
總結(jié)前人的經(jīng)驗,中藥煎煮?;颊卟∏榈男枰退幬镄?/font>
質(zhì)的不向,可分為下面8種不同煎煮法:
(1)普通煎友法
一般藥物從沸騰時計時煎煮20一30分鐘,并每隔5分鐘上下翻動攪拌一次:先用大火,沸后改用小火煎煮。應(yīng)遵照醫(yī)生注明的“先煎”、“后下”、”烊化“等事項操作:普通中藥每劑早、晚按上述方法各煎服1次,或?qū)纱渭逡汉喜ⅲ?日內(nèi)分3次服。
(2)去浮沫再煎法
有些藥物在煎煮1—2分鐘后,上面會形成一層泡沫,應(yīng)窩火傾倒吹出泡沫,再添水至適量煎煮,如麻黃湯的煎煮法。
(3)先后煎煮法
將一劑藥中的藥物分先后兩次煎煮即得。如煎大黃15分鐘,去渣取什入*再煎l一2分鐘,兌入甘透末,混勻即得。
(4)分煎合并法
將一劑中的藥物分開煎煮,zui后將藥汁兌在一起即得。如附于瀉心湯,將附子煎煮l小時,去渣取汁;另將大黃、黃連、黃芬輕煎15分鐘,去渣取汁,再將兩種煎液合并即得。
(5)重煎農(nóng)縮法
將藥物煎成去渣后再置火上重煎讓其濃縮即得。如小柴胡場,將柴胡、黃芬、生姜、半夏、大棗加水煎煮后去渣;另將人參加水煎14、時去渣,合并煎液再置火上重煎,濃縮至適宜服用量即可。
(6)輕煎多服法
將藥物輕煎即取服,病不解可再煎再服。如*的煎法,除鮮蘆根外,將方劑個藥物共碾為粗粉,加入鮮盧根加水煎至香氣大出時即取服。病重者可日煎服3劑,夜1劑;病不解可再服,2小時內(nèi)服完1劑。
(7)沸水煎藥法
為廠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,醫(yī)生常囑咐將附子、川烏等藥物直接用開水煎煮30分鐘,再與其他藥物共煎15分鐘即得,如烏頭煎的煎煮法。
(8)沸水浸泡法
將藥物粗末用沸水浸泡15分鐘即得。如大黃黃連瀉心湯的制備辦法,將大黃、黃連碾為粗末,以沸水浸泡15分鐘,過濾取汁即得。
本文作者:常宏藥機
本文鏈接:
版權(quán)所有@轉(zhuǎn)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