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上海谷研試劑有限公司>>公司動態(tài)>>機器人高壓電檢測安全
機器人高壓電檢測安全
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楊莊村,銀東直流輸電系統(tǒng)1894號塔上,一架如“蜘蛛”般的機器人附著在絕緣子串上,在科研人員的遙控下往復移動,檢測絕緣子的潛在故障。這是*山東電力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(fā)的一種能附著在線路絕緣子串上開展作業(yè)的機器人,開啟了世界上利用機器人開展±660kV絕緣子檢測作業(yè)的先例
該機器人在40多米的高空,附著在線路瓷絕緣子串上,由科研人員遙控指揮慢慢移動。塔下視頻監(jiān)控箱的屏幕上實時顯示了該機器人拍攝的圖像,科研人員可清晰地看到絕緣子串的外觀是否有污穢,鋼帽的銷釘是否缺損。同時進行的電阻測量數據也已經存儲在機器人身上。
一條15米長的絕緣子串由120片絕緣子組成,該機器人15分鐘就完成了檢測任務。任務完成后,該機器人自行返回桿塔,僅用了3分鐘。而該任務由人工完成通常需要更多時間,高空作業(yè)不僅辛苦,危險性也大。
輸電線路的絕緣子要求在大氣過電壓、內部過電壓和長期運行電壓下均能可靠運行。但是沉積在絕緣子表面的微粒和霧、雨、冰、雪等惡劣氣象條件的同時作用,使絕緣子的電氣強度大大減低,不僅可能在過電壓作用下發(fā)生閃絡,而且在長期運行電壓下還會發(fā)生污穢閃絡,造成停電事故。據統(tǒng)計,目前由于污穢引起的絕緣子閃絡事故在電力系統(tǒng)事故中僅次于雷擊居第二位,污閃事故造成的損失是雷擊事故的十倍。
傳統(tǒng)的絕緣子串檢測需要電力職工手持長達數米的絕緣桿,通過火花叉方式檢測劣質絕緣子。隨著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,火花叉方法必然遇到絕緣子片數多、距離桿塔遠、勞動強度大等問題,而且電暈的聲音可能淹沒遠方的火花放電聲音,從而導致漏檢。絕緣子串檢測機器人可以自動沿絕緣子串往復運行,通過外觀檢查、電阻測量和電場測量等多種方式,綜合評價絕緣子的運行狀態(tài),發(fā)現潛在問題,對于提高帶電作業(yè)自動化水平、保障電網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。據了解,下一步,該機器人將進行帶電線路絕緣子串的檢測,代替人工完成這項辛苦且危險的工作。
銀東直流輸電工程是世界首條±660kV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工程,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通道,滿載負荷為400萬千瓦,占山東省總負荷的近十分之一,相當于整個青島市的用電負荷,位居三大“外電入魯”通道。
請輸入賬號
請輸入密碼
以上信息由企業(yè)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(yè)負責,環(huán)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
溫馨提示:為規(guī)避購買風險,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