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池制造工藝主要分為疊片工藝和卷繞工藝兩種技術路線。目前中國電池企業(yè)的主要技術方向以圍繞卷繞為主,但隨著疊片技術的進步,大量電池企業(yè)開始進入疊片領域。
中信證券近期研報指出,目前主流電池企業(yè)均有疊片電池技術路線規(guī)劃,在方形電池大尺寸趨勢下,伴隨疊片設備技術進步,疊片工藝有望得到大規(guī)模應用。
什么是疊片工藝?
據了解,疊片是指將極片與隔膜交替堆疊在一起,最終完成多層疊片極芯的一種生產工藝。和卷繞工藝相比,疊片工藝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、循環(huán)壽命等方面更具優(yōu)勢。
中信證券研報指出,在三種不同形態(tài)的鋰電池中,圓柱電池僅使用卷繞工藝,軟包工藝僅使用疊片工藝,方形電池既可以使用卷繞也可以使用疊片工藝 。目前,全球頭部電池企業(yè)未來產品規(guī)劃逐漸向疊片電池切換 。
有分析師表示,疊片工藝能有效避免卷繞工藝中由于極片、隔膜折彎而產生的掉粉、縫隙等極芯缺陷;同時,在倍率性上,疊片結構電池相比卷繞工藝的普通結構、極耳中臵結構、多極耳結構電池的倍率性能更好。從電池廠應用情況看,以比亞迪與蜂巢能源為例,疊片技術應用已逐步成熟 ,生產效率提升快速,部分情形下效率超遠卷繞方式。
不過,疊片工藝也存在一些問題:如生產效率低、設備投資額較高等。
多家頭部電池企業(yè)布局疊片工藝
電池聯盟注意到,電池企業(yè)中,LG新能源、比亞迪、SK on、中創(chuàng)新航、遠景動力和孚能科技都已布局疊片路線。
國內企業(yè)方面,11月2日,蜂巢能源官宣自主研發(fā)的第三代高速疊片技術成功量產。全新的疊片技術融合了極片熱復合與多片疊融合技術,在疊片效率方面實現了突破,達到0.125秒/片,相比第二代效率提升超過200%,同時設備單位占地面積同比減少超過40%,而且產品安全性更好、生產良品率更高。
作為率先將高速疊片工藝引入方形電池生產的電池企業(yè),蜂巢能源第三代高速疊片技術量產。
9月9日,孚能科技推出了全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——SPS(Super Pouch Solution)。在低溫性能部分,該電芯采用全極耳和疊片工藝,配備液冷板和納米保溫材料,還應用了低溫快速自加熱設計。
9月3日,欣旺達發(fā)布了SFC480超級快充動力電池產品。在結構創(chuàng)新方面,該產品采用疊片&無連接片鏈接技術,電芯100%采用CT檢測技術,使疊片精度達到±0.1mm,同時采用CCD在線檢測防止不良率流出,進一步保障疊片精度。
比亞迪于2020年3月發(fā)布刀片電池。采用疊片工藝生產刀片電池,對齊度可以控制在0.3mm內,疊片效率為0.3s/pcs。
中創(chuàng)新航2019年推出全極耳疊片技術及產品,從根本上解決了卷繞結構產品的R角析鋰安全風險,大大提高安全性能;2022年第二季度,結合了全極耳、熱復合、超高速疊片等技術的新一代“全極耳熱復合切疊一體系統(tǒng)”在中創(chuàng)新航的方形電池產線上效率和精度再次獲得巨大突破,整機系統(tǒng)高達500pcs/min,疊片精度提升至0.25mm。
遠景動力軟包電池均為疊片工藝。
國外企業(yè)方面,LG新能源大部分采用疊片式軟包設計,其電芯目前主要采用Stack & Folding 堆疊工藝。
SK on擁有疊片技術,確保電芯在充放電循環(huán)中不會產生極芯扭曲,電芯壽命更長、安全性更高。
疊片設備市場空間巨大
中信證券預計,未來方形電池中疊片工藝有望得到大規(guī)模使用,預測到2027年采用疊片設備的電池產能達到845GWh,對應疊片機設備空間約253億元 ,折合未來5年CAGR達到35%。據悉,目前市面上應用的疊片機主要分為Z字型疊片機、切疊一體機、熱復合一體機、卷疊一體機等四類。
當前,我國各大鋰電設備廠商正加大力度布局疊片機領域??迫鸺夹g在回答投資者問題時稱,公司定位于新能源鋰電制造設備行業(yè)中后段解決方案提供商,疊片技術在行業(yè)處于領先地位,目前是行業(yè)消費電池疊片機的領先供應商之一,主要為新能源客戶相關提供鋰電池制芯、電芯裝配、電池模組裝配等工序段的相關設備。
贏合科技11月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,公司的疊片機產品性能領先,主要客戶包括蜂巢能源、比亞迪、欣旺達、德國大眾等。
值得注意的,大部分疊片設備公司規(guī)模體量相對較小,想要匹配未來軟包動力電池市場的發(fā)展,將面臨大型鋰電設備上市公司的沖擊。有業(yè)內人士指出,目前疊片機尚未在電池行業(yè)普遍應用,主要瓶頸就在于疊片與卷繞效率的差異,疊片機仍處于技術迭代期 ,與國外設備仍有較大差距。
原標題:頭部電池企業(yè)紛紛布局 疊片工藝有望得到大規(guī)模應用